说实话,南宁并没有充足和独特的旅游资源,能够支撑其自然而然地成为旅游城市,也没有充足的理由,让更多的人来玩。
南宁东站
南宁无法向自然景观城市(桂林、张家界)靠拢——老天没给你好脸,整容也不行啊。南宁也无法向历史名城(北京、西安)学习——祖上没有皇亲贵族的血脉,后期打鸡血也没用啊。
南宁青秀山
南宁,只能在现有的资源基础上,打造一些个性化、本土化,或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文旅项目和品牌,在未来,也许会成为一个比较独特而新型的旅游城市。这叫走差异化的道路,让更多的外地外省游客过来,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广西艺术中心
另外,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得更开阔一些,不单纯看到南宁市本身的资源,而是将其作为核心城市,辐射到周边的资源,那南宁市作为广西的旅游核心集散地,也是大有作为的。
广西新媒体中心
民俗游——原生态的民俗及山水
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虽然自身的资源不多,但也地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壮族及其它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是其拥有的丰沛资源优势,可以在这块做足实实在在的文章。
在市区,着重在民族文化上打造一些文旅项目,比如已经建成正筹备开放的相“相思小镇”(相思湖风情街),满满的桂北建筑风格;还有广西民族博物馆,收录了较为齐全的广西各民族的风俗文化及历史文物。
相思小镇
广西民族博物馆
广西民族博物馆
城际间,利用现有的辐射状高速路网,以南宁为集结的核心城市,让省外游客先汇集南宁,然后再按线路发散,将桂北、桂西北、桂西南等区域的少数民族原生态资源(包括人文、山水等)通过集结的方式,联动起来。
广西的高速交通,以南宁为核心,呈辐射状
海洋游——开阔荡漾的海洋文化
南宁虽然不沾海水,但南宁既然作为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城市、北部湾经济圈的中心城市、国家“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依然可以通过打造便利快捷的蓝色交通,挖掘海洋文化资源。让绿城,再添一丝海蓝色。
海底世界
此前传出的考虑将防城港及钦州部分区域并入南宁市,这个思路首要考虑的当然是宏观经济上的战略,如果实现,对于南宁甚至对于钦北防的旅游板块而言,将会是更上一层楼。
钦州三娘湾
防城港
东盟游——中国东盟博览会
可以将中国东盟博览会作为一个节点性的旅游项目,或说引爆点,将外省游客聚拢过来,然后再安排相对应的具有东盟特色的旅游项目。
南宁国际会展中心
除了既往的民歌节、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两个大型活动外,还可以将东盟商务区的一些与东盟各国相关的资源利用起来;另外,更可以将边境游联动起来,成为名副其实的“东盟游”。
园博园东盟特色馆
本土游——1700年本土文化
南宁也终归是有着1700多年历史文化的城市,所以也不能妄自菲薄。
邕江岸边的古城墙
三街两巷的打造、旧城的改造,虽然会消失一些历史遗迹,但也将会让南宁的本土特色以新的面貌更加凸显出来。
南宁三街两巷
这是城市发展必然要踏上的一步,关键就在于着眼于如何尽最大程度保护好南宁历史文化,并将其发扬光大,更为世人所见识甚至熟知的规划及建设上。
新会书院·粤剧
南宁本土文化的保护及传承,有如下但不限于如下方面:
本土建筑:历史民居、街区,工业建筑等
本土方言:平话、白话等
本土美食:老友粉、生榨粉、柠檬鸭、糍粑、粉饺、粉虫等
本土风俗:赛龙舟、舞狮子、赏花灯等
本土艺术:邕剧、粤剧(南宁版)、师公戏等
藏在共和路巷子里的一幢民国风格建筑
南宁旭园
观澜观点:如果把南宁市作为广西旅游业的核心集散地,也会大大促动提升广西整体的旅游产业素质和效率,广西分散的旅游资源,也将会获得很好的整合及利用,广西的旅游业很有可能可以跟上云南等省份。
南宁夜景
对于南宁的旅游发展,大家有什么看法,请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