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海洋和渔业局发布的海洋公报显示,广东近海四成入海排污口排放的污水超标,多种贝壳类生物遭重金属污染,其中,生蚝中铜元素超标740倍。昨日,记者走访南宁主要海鲜批发市场南宁生蚝美食,发现目前南宁生蚝货源多为钦北防地区,少有产自广东的生蚝,而南宁工商部门也已经在协调水产畜牧部门,准备对市面上销售的生蚝进行检测。
货源 市面生蚝多从“防北钦”进货
13日上午,记者来到福建路与星光大道交会处的南宁海鲜批发交易市场,发现水产档里各类海鲜一应俱全,但只有极少数摊主有生蚝销售。一名经营水产摊档的摊主说,一般早上七八时来批发生蚝的顾客较多,10时以后就很少能见到有生蚝还在出售。而目前在售生蚝货源主要来自防城港、北海、钦州等区内沿海城市。
据南宁海鲜批发交易市场管理部副经理黄俊杰介绍,工商部门在海鲜市场内专门设置了检验处,生蚝在进入海鲜市场销售前南宁生蚝美食,工商部门都会进行抽查。而南宁海鲜批发交易市场大部分的生蚝都是从广西区内进货为主。
随后记者来到厢竹海鲜城,一摊主在回答生蚝货源时给出了相同的答案。海鲜城办公室吴先生介绍,送海鲜的货车一般都是凌晨4时左右把生蚝拉到海鲜城,平时工商部门也会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抽查。经营海鲜批发生意的叶先生说,目前南宁市面出售的货源多在区内,只有鲍鱼等少数海鲜来自广东,至少目前还没有发现生蚝销售受到影响。
检测 工商水产畜牧部门联合进行
南宁大街小巷的烧烤摊上几乎都能看到烤生蚝的场景,广东生蚝遭重金属污染的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各方关注。记者从工商部门了解到,目前管辖南宁海鲜批发交易市场的工商所已经介入了解市场销售情况以及来源,并联系水产畜牧部门对市场上销售的生蚝进行检测。
经工商部门了解,目前南宁销售的生蚝还是以区内货源为主,平时都会有水产畜牧部门工作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在海鲜市场进行检测。而工商部门也已经向经营户宣传,要求经营户小心防范,避免进到来源不明的生蚝等海鲜。
工商部门表示,一旦经过检测后发现有经营户销售受到污染的生蚝,他们会在第一时间依法查处。
环境 近岸海域贝类生物质量稳定
据了解,广西海洋水产养殖主要集中在钦、北、防三市近岸海域。而海洋贝类对周围生存环境中污染物具有极强的富集能力。通过贻贝监测,可以揭示海洋环境的污染现状和变化趋势,评估人类活动对近岸海洋环境质量造成的影响。多年监测与评价结果表明,我区近岸海域贝类生物质量较为稳定,体内污染物残留水平无明显变化趋势。
去年,广西近岸海域海水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表明,我区管辖的大部分海域为清洁海域。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发布的《广西壮族自治区2010年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2010年,我区对廉州湾、茅尾海、珍珠湾、红沙和涠洲岛共5个海水增养殖区开展了增养殖状况、水质、沉积物质量和养殖生物质量综合监测,实施监测的海水增养殖区海水质量总体较好,一般能满足养殖功能的要求。
广西海水增养殖区环境质量状况监测结果表明,实施监测的海水增养殖区生物质量总体良好,防城港珍珠湾珍珠养殖区和涠洲岛海水增养殖区环境质量等级均接近100分,为优良,北海廉州湾对虾养殖区为良好,防城港红沙大蚝养殖区和钦州茅尾海大蚝养殖区达到较好。